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,殖民主义无疑是其中一段充满罪恶、血腥与屈辱的历史。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手段肆意压迫和奴役被殖民地区的人民,尤其是在亚非拉地区,成千上万的人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。
萨拉·巴特曼,这位非洲女子,就是西方殖民行径的受害者之一。她短暂且充满痛苦的生命,充满了屈辱与悲哀。她的死后,她的遗体所引发的一系列争端,成为了那个时代国际关系与文明变迁的缩影。
那么,巴特曼这位非洲女性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?她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命运?
展开剩余85%2002年5月,经过长达七年的艰苦谈判,南非政府终于迫使法国政府同意将萨拉·巴特曼的遗体归还给南非。巴特曼的遗体一直被珍藏在法国博物馆内,而她本人生前于1815年去世,年仅26岁。为了把巴特曼的遗体带回南非,南非政府不仅进行了长期的外交交涉,南非人民也积极参与其中。自20世纪70年代南非独立以来,南非民众便一再向国际组织提出请求,要求巴特曼的遗体归还故土。
然而,法国政府始终没有让步。他们坚持认为,归还巴特曼的遗体会给法国博物馆带来严重的损失,甚至会为其他国家讨回掠夺品开了先例。毕竟,法国的博物馆收藏品中有不少是通过殖民行为获得的。
经过数年的拉锯战,法国政府在舆论压力和国际形象的双重作用下,终于妥协,签署了归还巴特曼遗体的协议。经过两百多年的离散,巴特曼终于得以回到故乡。
2002年8月8日,巴特曼的故乡——位于南非好望角的盖蒙图谷,数以万计的南非民众聚集在这里,举行了盛大的葬礼。人们为巴特曼穿上了精致的民族服装,并用香草和树叶将她的身体包裹,最后将她安葬在松木棺材中。巴特曼得到了生前从未拥有过的尊严,终于安息在她的家园。
南非时任总统也亲自出席了她的葬礼,并发表了充满深情的讲话,称巴特曼的经历是“非洲遭遇西方殖民压迫、性剥削和种族歧视的生动写照”。葬礼主持人,一位女性官员安达,痛心疾首地指出,巴特曼短暂的一生充满了屈辱与孤独,殖民者视她为动物,从未真正尊重她作为一个女性的尊严,这一切更加讽刺与残酷。
巴特曼的葬礼如此盛大,既因为归还她的遗体是南非外交的胜利,也因为它代表了南非人民对曾经被殖民的历史进行的反思,以及对民族独立的重新确认。回顾巴特曼的悲剧,也是在警示世人对殖民历史的深刻反思。
巴特曼的不幸,源于她与众不同的身体特征。正是这份奇特的身材,使她成为了殖民者眼中的猎奇对象,最终沦为他人取乐的工具。
1789年,萨拉·巴特曼出生在南非东开普省的汉基村。那时,整个非洲大陆已经处于欧洲殖民者的铁蹄之下。她的家乡则是荷兰的殖民地,村里的原住民属于一个部落。虽然这些原住民已经有了较为开化的生活方式,但在荷兰殖民者的枪炮面前,他们依然不得不屈服,并成为了荷兰人的奴隶。
在殖民者眼中,非洲人民被视为“野蛮人”,而荷兰人更是轻蔑地称当地居民为“霍屯督人”,即“类人猿”的意思。在这种恶劣的殖民环境下,巴特曼的身体特征引起了殖民者的注意。她的面容与常人并无二致,只是身形略显丰满,而她那与身材不成比例的硕大臀部,显得尤为突出。
虽然臀部肥大是她所在部落女性的普遍特征,但由于巴特曼的身形特别突出,她的身体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。而本地人并未对此产生过多评论,因为在他们眼中,这种体态并不算什么。
巴特曼在21岁之前,仍然是一个荷兰农民家的奴隶,生活贫困且艰辛,但她的日常并未因此而有太多波动,直到1810年,命运的转折点到来了。
有一天,巴特曼的荷兰雇主的哥哥和一位英国医生来到村里,立即被巴特曼的身形吸引。两人很快决定,他们能从这个非洲女性身上赚钱。于是,他们告诉巴特曼,只要跟着他们到英国,她就能摆脱奴隶身份,过上自由的生活,并且赚到丰厚的报酬。由于从未走出过村庄的巴特曼完全没有识破他们的诡计,满心欢喜地接受了他们的提议。
于是,巴特曼告别了贫困的故乡,跨越海洋,来到了伦敦。然而,现实远比她想象的要残酷。两位欧洲人立刻揭开了伪善的面具,开始将她当作商品对待。他们逼迫巴特曼在一个驯兽笼子里几乎赤裸,展现在人们面前,并要求她按指令表演。巴特曼不仅要在笼中赤裸行走,还要做出各种动作,否则便会遭受暴力惩罚。
作为一个女性,她的人格与尊严被彻底践踏,成了他人取乐的对象。她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,吃住都在狭小的笼子里,食物只有变质的残渣。尽管条件如此艰苦,越来越多的观众却出于猎奇心理纷纷前来参观。
这些人并非出于对她的关怀,而是带着侮辱的眼光看待她。巴特曼被人讽刺为“霍屯督维纳斯”,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种族歧视。欧洲人当时普遍相信白人是最进化的种族,而巴特曼的外形被用来证明她与动物更为接近。
在这种展示中,观众们不仅用侮辱性的词语如“怪物”、“猿猴”、“低级”等羞辱巴特曼,甚至有观众伸手触摸她的身体。然而,她完全无法反抗,只能忍受着这一切。
1814年,巴特曼在伦敦展览了四年后,其吸引力逐渐减弱。于是,她被卖到了法国,继续成为殖民者的玩物。她被送到一个驯兽师手中,这个驯兽师完全将她当作动物看待。为了让她听话,他不停地用鞭子和木棍打她,将她与动物一同训练和表演。
巴特曼的生活环境比在伦敦时更加恶劣,吃住都与动物为伴,忍受着残酷的殴打与骂声。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中,她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急剧恶化,健康迅速下降,最终在1814年去世,享年仅26岁。
巴特曼的悲剧并未因此结束。她死后,她的尸体被送到法国的科学会,科学家们称要解剖她以进行生物学研究。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对巴特曼的异乎寻常的身材产生了浓厚兴趣,他通过解剖宣称巴特曼的臀部脂肪与类人猿相似,并尝试以此证明非洲人没有完全进化为人类。
巴特曼的尸体被制成标本,成为法国博物馆的展品。近一个世纪以来,成千上万的游客在她的标本前驻足,或是为她的命运感到遗憾,或是以她为娱乐的对象。
1961年,南非终于摆脱了殖民统治,获得独立。此时,巴特曼的悲惨故事激起了南非人民的强烈愤慨。为了让
发布于:天津市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